“日出东方——萧晖荣中国画展”在香港大会堂隆重开幕
编辑时间:2013-01-02
吴仰伟、梁爱诗、杨孙西、陈有庆、王国强、叶国谦、马逢国、
施子清、姜在忠、王树成、黄扬略、刘伟忠等主持剪彩 萧晖荣致辞
喜迎新岁,繁梅盛放!2013年1月2日,“日出东方——萧晖荣中国画展”在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隆重开幕。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港岛工作部吴仰伟部长,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博士,中国侨联副主席陈有庆博士,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王国强博士,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国谦、马逢国,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施子清太平绅士,香港《大公报》社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姜在忠,香港《文汇报》王树成社长,香港《商报》社长、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兼社长黄扬略,香港《紫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伟忠等二十多位嘉宾为展览揭幕剪彩。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及大陆文艺界人士共数百人参加了开幕式,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好评如潮。
本次展览,是“日出东方——萧晖荣中国画展”(巡回展览)的第四站。第一站于2011年6月28日在北京全国政协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 · 阿不都热西提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和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美协领导及在京知名人士数百人出席,影响极大。其后展览移师南京、深圳,所到之处,赞誉不断。该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国家画院、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书画室、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江苏中华文化学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深圳美术馆、中国艺苑研究学会、萧晖荣梅花艺术馆联合主办,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质量之精,实属罕见。本次展览移至香港举办,对于弘扬祖国传统优秀艺术,促进香港艺术发展,认同祖国文化,繁荣香港艺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萧教授以擅长画具有高洁、坚忍精神的梅花而著称,以此象征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历史,又以红日东升、繁花盛开的景象比拟今日中国之崛起与繁荣,及社会和谐。“日出东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对美好生活的颂歌,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本次展览展出了萧教授近年创作的八十多件国画佳作及八件雕塑精品,展览时间为1月2日至3日。其中,《日出东方》、《梅石芭蕉图》等巨幅国画,气势磅礴,构图精妙;其精致小品尺幅虽然短小,却气象万千,具“纳芥子于须弥”之奇妙。其它作品如创作于2012年的《日出东方》,是萧教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会议胜利召开而特别创作的佳构;而《三友图》、《君子之风》,则借写梅花之繁茂,以赞颂今日国家民族的强盛。作品中既有传统绘画的笔墨雅趣,兼有饱满自得的当代精神。其雕塑作品如《墨荷系列一》、《斧劈山水》、《一剪乡思》等,则将传统中国画、书法和现代雕塑融合为一,令人耳目一新。
萧教授是饮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家、雕塑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从事美术工作并发表作品,先后与朱屺瞻、刘海粟、吴作人、陆俨少、赖少其、唐云、黄苗子、黄永玉、关山月、杨善深、饶宗颐、王蒙等诸多艺坛名家和学者交游,并被推崇或有合作。张大千曾题“书画家”相赠。他转益多师,进而以古为师,以自然为师,以时代精神为师,走出了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之路。
今年是萧教授从艺50年。他一直以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美术界海内外美术家做了大量贡献。至2005年才为自己在南京举办首次展览,至今已举办了三十余次个人纯学术性大型展览,艺术成就广受海内外艺坛和收藏界赞赏,誉称当代之艺术巨匠。2006年9月,萧教授在日本东京的个展,被称为中日外交破冰之旅的铺垫。翌年,他参加中国美术家访日代表团,作为中国画坛八位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应邀到日本访问和展览。2012年,中国科学院以2008年3月3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88973的小行星命名为“萧晖荣星”,萧教授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画家。
萧教授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苑研究学会主席、香港中国美术家联谊会会长、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常务委员、香港艺苑集团总裁等。
开幕式主礼嘉宾
开幕式剪彩
萧晖荣教授向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女士赠送礼品